王旭东,男,中共党员,1969年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1988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1992年毕业,本科学历,法学学士。1992年7月——2004年9月在天水市二中任教,2004年——至今在深圳中学任教。
做过班主任、教研组长,在天水市曾任高考学科带头人、天水市骨干教师、天水市青年教学能手。在深圳市荣获优秀班主任、深圳市高考先进个人,获广东省高考阅卷优秀评卷员,教育部信息教育教学骨干等荣誉称号,并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并荣幸当选西北师大深圳校友会副会长。本人教学中追求寓教于乐,倡导在愉快中领悟真谛。推崇:教育就是当你把在课堂上的东西都忘掉了,把为考试而背诵的东西都忘掉了,那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就是融入你血肉的智力活动的能力与习惯。
一枝一叶总关情 十里春风不如你
——写在母校西北师范大学成立120周年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我从母校西北师范大学毕业已经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业已进入人生的下半场了,回想往事并不如烟,一些人和事依然历历在目,恍如昨日,清晰可见。值此母校一百二十周年庆典,我的思绪也随着母校的辉煌足迹,渐渐明朗起来了。
西北师大是一所有着悠久传承和学术素养的大学堂。她出身名门京师大学堂,在抗战时期内迁西部,分支之一就是今天的西北师大,历经百廿,沧桑巨变,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栋梁之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西北师大被誉为甘肃省的“黄埔军校”,源于许多党政部门的领导干部都充盈着师大的学长学姐。母校还培养出了如78级中文系杰出校友李希(原广东省委书记,现任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84级杰出校友王嘉毅(现任中共中央侯䃼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等。师大还有我们引以为傲的著名教育家李秉德教授!李秉德教授早年留学瑞士、法国,师从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是新中国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语文教育等学科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教育界享有“南陶北李”之说,即南有陶行知,北有李秉德。
(一)
西北师大秉承校训“知术欲圆,行旨须直”,曾走过峥嵘岁月,谱写着盛世华章,造就了百年梦想与荣光。“凡心所向,素履所往”,作为一名农家子弟,能进入师大学习深造,也是荣幸之至。在师大,我遇到了师德高尚、学识渊博、爱岗敬业、诲人不倦的人生导师,使我受益一生,正是我“身正、心静、志明”内核的精神源头,也开启了我人生修行的步伐。“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熊熊燃烧。”师大的光影洒向世间,照亮了多少懵懂少年,启迪了多少渴求知识的青年。
我就读的政治系的办公室及教室都在新文科楼,教室一般在四楼,系办公室在最高层九楼。当年新文科楼是全校最高的楼,现在的师大已今非昔比,除了保留有原新文科楼、行政楼、旧图书馆,几乎全面进行了翻修,早已不见我们当年住过的原苏联模式的老宿舍楼了。给我教授学科印象深刻的有哲学教研室的张学军老师(系主任)、陈贵言老师、李朝东老师、陈晓龙老师等,开启了我们哲学的终极思考。张学军教授在课堂上一展大师风采;陈贵言教授调侃自己的语言最不金贵,但是他老人家所教授的马哲,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至今受用;李朝东老师和陈晓龙老师一个教授西方哲学史,一个教授中国哲学史,简直是“东西双雄并列”,引人入胜,竞相比翼。在陆续入校的学弟学妹口碑中得知,两位老师的哲学也一直是备受追捧和欢迎的!再后来的发展,陈晓龙老师和李朝东老师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双双当选师大的副校长。
共运教研室的马中晋老师、王家训老师、张明川老师、贾应生老师等,帮助我们认识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光辉历程与曲折。当时张老师、贾老师很年轻,与同学们很能聊得来,课间时间我们经常围着老师问个不停。记得那时贾老师刚刚获得硕士学位,给我们卖弄:考试很容易,考取博士也是手到擒来。同学们都还不信,结果在我们毕业不久后贾老师就攻读了厦门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令我们佩服不已。
法学教研室的沈唯善老师、严为众老师、刘基老师、刘秦老师、李玉璧老师等,为我们开启了法治之光。沈唯善老师为政治系法学专业倾注了很大精力和心血,筹备并组建了专业团队,编写教材,沈老师还参与编写了其他院校不少法学教材,使我们系建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学体系,沈老师功不可没!我们政治系的法学几乎涵盖了众多法学理论、实体法、程序法,以至于我们后来授予的学士学位都是法学学士。当时我就有一个念头:等将来毕业了,也要像我的老师一样一边教学一边做兼职律师!法学老师们给我的深刻影响可见一斑!只是由于我的惰性没有及时考取律师执业证,与律师失之交臂。后来听说严为众老师、刘秦老师南下广州从事专职律师了,刘基老师做到系党总支书记、校党委书记、党的十八大代表。法学教研室也是人才济济啊!
中共党史教研室的王述维老师(系党总支书记)、王德孝老师(系党总支副书记)、王顺喜老师、董玲珠老师等,引领我们重温我党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对中国革命史、党史都很感兴趣,其中最喜欢王顺喜老师讲授的党史人物课程,一个个鲜活的党史人物呈现,给我们引入大量翔实的史料和精准分析、评价,使我们有一个全面的全新的认识高度,不再像之前那样失之偏颇。王老师课堂上全面地讲解党的辉煌历史,辩证地分析党史人物、历史事件,课间与我们分享心得,交流看法,解疑释惑,回答了许多困惑我们的疑团,以及我们找不到的一些资料。对王老师的讲解和介绍印象非常深刻,毕业以后也时常想起。我在毕业不久后听说王老师生病去世了,很是惋惜英年早逝!
政经教研室的何昌明老师、魏元中老师、把多勋老师等,引领我们徜徉在政治经济学的海洋里。魏元中老师一口兰州榆中普通话,听来很亲切、接地气,不知不觉中传授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把多勋老师在授课间歇给我们孜孜不倦灌输青年人如何趁青春年华努力拼搏奋斗的心灵鸡汤,可惜当时没有听进去多少;何昌明老师作为副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亲临一线,给我们解读厚重的《资本论》,使我们认识到革命导师的深邃见地,以至于到大四时候,不少同学掀起了阅读《资本论》全三卷的热潮。在教育实习时,正是我敬爱的何昌明老师带队去白银一中,为期一个月与何老师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受益良多,“有匪君子,如琢如磨,如切如磋。”我们10人组(张宏伟、戈银庆、孟冬思、季芳、杨臻、赵远兴、魏淑英、王灵梅、于福江)教育实习深深受益。住宿分配5个男生一间宿舍,5个女生一间宿舍,何老师独立一间,他邀请我与他一起同住,我没敢答应。我知道老师睡眠很轻,我怕万一晚上睡觉打呼噜,打扰到老师休息就大不敬了。现在想来,还是很后悔,失去了一次近距离长时间聆听教诲的机会。何老师教育我们从如何分析教材、提炼观点、论证分析、例证辅助、板书设计、教学环节、组织教学等等,几乎手把手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如何评判政治时事,看待党风建设。我感觉他老人家就像一位慈善的父亲一样,从来没有负面的情绪,总是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地对待工作、对待学术,使我受益终身!我的职业生涯就是得益于这段教育实习实践活动,之所以能自信满满站稳讲台,这一个月的锤炼功不可没。我们师生一起,磨课、互讲、互评,之后再请何老师指正,每个人都公开上讲台4~6节课,还兼任班主任。我们还组织了学生篮球赛、演讲赛、辩论会,参与了校运会,张宏伟同学担任了篮球赛裁判。我是上公开课最多的实习生之一,我也感觉自己受益最多,我的教学生涯总是试图向何老师看齐,总不能望其项背。何老师的成就也非常高,《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学论是校级示范课程,长期指导年轻教师撰写学术论文,从做政治系系主任,到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上荣退。
白银一中实习,从左至右依次为:杨臻、何昌明老师、魏淑英、戈银庆、作者、季芳
白银一中校门口合影:前排从左至右:杨臻、赵远兴、孟冬思、王灵梅、魏淑英、戈银庆、季芳;后排从左至右:张宏伟、作者、何昌明老师、于福江。
还有给我教授课程的许多老师,我记不得是哪个教研室,有《政治学原理》任课老师王宗礼、《世界政治》任课老师刘建兰、《伦理学》任课老师肖群忠、《教学法》任课老师刘仲华、《社会学》任课老师杜刚、《美学》任课老师卓杰、《科技史》任课老师周冠华、《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任课老师魏小东等等,还有担任《形式逻辑学》柳廷枝老师、《国际形势》石晶老师、《国际政治学》谈振好老师,《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体育等公共课教学的老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影响和诸多启迪,其中有些细节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恕我不能一一详细介绍,一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上学期间深深地为各位老师的学科素养和不凡造诣所折服!老师们个个都是饱学之士,满腹经纶,纵横裨阖,引经据典,最令我敬佩的是老师们经常在课堂上介绍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动向,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碰撞,留下引人思考的空间。经常去新文科九楼系办公室时看到,公告栏本学年度教研学术成果展示,论文高产作者有张学军老师、李朝东老师、肖群忠老师、贾应生老师、王宗礼老师等,均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学术杂志和各高校学报上。
师大真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教伦理学的肖群忠老师,还有冯玉军同学、彭新武师弟(89级,张宏伟老乡,漳县人)后来都荣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政治学原理的王宗礼老师担任了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2019年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20年聘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
(二)
从渭水河畔踏入到位于黄河之滨的高等学府,第一次远离家乡。学校派有大巴车在火车站迎新,大幅的欢迎辞,气派的校门,近千亩面积的宏伟校园,笔直的甬道,翠绿的冬青,清香的丁香花,一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在迎新会上,白光弼校长(后来是王福成校长)热情风趣的勉励,大气磅礴的介绍,尽显学者风范,尤其是当听到学校有一百二十多万册藏书时,我被师大深深地震撼了!至于多少名教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重点学科,我都无暇顾及了,我为能成为西师的一员而骄傲自豪!
开学第一课就是军训。军训内容很全面,有队列、军事理论、单兵、射击等,班主任董玲珠老师根据档案,指派我做军训排长,带领同学们训练。因为我在中学就担任过班长、学生会主席,所以我对军训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在军训结束时,与天水老乡漆保全、李小玲(甲班)、刘鸿明(甲班)等获得了“军训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我不光刻苦训练,多次获得教官辛柏林的表扬,还在实弹射击时打中了一个10环!实弹射击总是令人兴奋的,每个同学8发子弹,3发试验,5发计算成绩,我的射击成绩是45环。8发子弹很快就打光了,猛然听到旁边的教官在大声训斥,侧目一看,一位同学一弹未发,簌簌发抖,兀自在风中凌乱。我们军训时适逢军衔制改革,我们的教官都换上了新式制服,煞是威风,我也心痒难耐,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到专家楼辛柏林教官的驻地尝试借军服,辛教官爽快地答应了,后来就有了我引以为傲的戎装照。
军训时留念
军训结束后就纳入了预备役军官序列,也圆了我没有参军的梦想。接下来就正式进入四年的专业学习阶段,前两年基础课程居多,后两年专业课程多。我们班有许多勤奋学习的同学,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汪永成、卢平、漆保全、张银年、寇明英、毛清芳等同学去自习室或图书馆孜孜不倦地学习,我坚持了几天就没有下文了。我们当时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全民经商热潮下,社会面对于做学问的热情不高,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我也是定力不高,易受影响的人,反而受经商的一些同学影响,看他们贩卖服装、捣鼓饭菜票、影像制品什么的,光剩羡慕了,自己又拉不下脸弄。汪永成同学大学四年一如既往刻苦努力,各门功课都是优秀,一毕业就考取了兰州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之后深圳大学正好需要这个专业,就一路南下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成为深圳大学的教授。果然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永成同学再后来去武汉攻读博士学位,在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交流,从研究生院院长一路走来,今天已经是深圳大学的副校长,将来还有发展的空间。毕业后我们班有不少同学考取了硕士、博士,有留校任教的,也有在其他高校的,还有进入公检法系统的,发展得都很好。
八十年代正是各方面逐步兴起繁荣的年代,各种文艺思潮,港台风、民族风、流行音乐、武侠小说、录像厅、通宵电影等等,风靡大街小巷,我们同学们中间也不乏音乐爱好者。杨平、高金钟、卢杰等同学弹得一手好吉他,什么《致爱丽丝》、《彝族舞曲》等曲子,我这个不懂音律的人都听得耳熟能详了,后来他们还教会了我吉他单弦,可惜的是,一把吉他,当时最便宜的红棉牌子也要98元,我只能望而却步了。 当时校园歌手是数学系的刘天鹏,天水老乡,一曲《恋曲1990》唱的水准真是高,倾倒了无数女同学,他还兼做校园广播站播音员、兰州交通广播站播音员,音色圆润雄浑,很有磁性,我也是他的歌迷。同学们传唱最多的有罗大佑、童安格、齐秦、范琳琳、杭天琪、毛阿敏、李玲玉、潘美辰、谭咏麟等一些歌星的歌,还有崔健的摇滚音乐《一无所有》,都是我喜欢听的。卢杰、高金钟还会演绎太空步,有板有眼。更多的同学唱歌拿不出手,就只能是楼道歌手。打饭或下自习时,晚上洗漱间歇,都是一展歌喉的机会,岂能放过。时不时就听到楼道里或嘹亮或抒情的吼唱“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男人爱潇洒,女人爱漂亮......”“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印象中甲班的李具恒同学是楼道歌手冠军。我也属于楼道歌手的那种,偶尔来一句不知从哪听来的搞怪的“我是猫,喵喵喵......”
我们班的同学多才多艺,在上学期间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孔德播同学在业余锻炼中爱上了竞走,在运动会上拿到奖杯为班级、政治系挣得了荣誉的同时,进行了专业的训练,大三大四几乎很难再见到他的身影了,后来参加全运会得了冠军。篮球场上,张宏伟、卢平、王哲(数学系)等同学矫健的身姿、优美的上篮动作常常引来阵阵喝彩;刘永成同学悉心钻研摄影技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青葱的岁月;高金钟、徐兴同学酷爱围棋,研究棋谱,对弈杀伐,引人瞩目。
甲班的严其清同学是我的天水老乡,赵琪伟同学来自陇南,离天水也很近,我们之间也交流很多,经常谈论各自的成长经历,针砭时弊,交流心得体会,畅想未来,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严其清同学毕业时主动要求去艰苦的地方,分配在酒钢子弟学校,听说女儿也考取师大,真是“两代师大情,福地并存享”。赵琪伟同学毕业后回到陇南,在市委党校任职,也做到了副校长职务,真为他们高兴!
1990年冬,与赵琪伟同学在行政楼前合影
我们班男女生宿舍结对子的是孟冬思、何静、季芳、高彩萍同学的宿舍,班上组织文艺节目,孟冬思同学亲自在我们宿舍教大家跳舞,编排节目。大三时我要求换到了汪永成同学所在的宿舍,因为他们宿舍只有算汪永成,还有徐兴、赵远兴,只有三个人了,所以我主动申请到他们宿舍,得以近距离亲近、学习汪永成同学的刻苦求学精神,与他们三人朝夕相处。这时我们结对子的宿舍是戈银庆、朱万花、魏淑英、曹霞、王灵梅同学的宿舍,正逢元旦班级组织包饺子,我主动要求和面,我们分工一起动手,过了一个难忘的新年,引得甲班同学也来凑热闹,给我们的大学生活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大四时我们从3号楼搬到5号楼,这时候不用我担心,我的好朋友张宏伟同学早就给我安排了宿舍的靠窗下铺好床位了!早在军训时,我就与张宏伟同学好上了!宏伟同学的家乡漳县原先也属于天水地区,85年地改市后划归定西市,所以我们也是老乡,而且他表示工作目标地就是去天水,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就成好朋友了。而且宏伟同学老成持重,敦厚善良,待人以宽,温文尔雅,我们真是一见如故,恨不得每时每刻都在一起。那时我的宿舍在305,他在二楼205,几乎每天晚上,只要我没事,都去他宿舍促膝长谈,当11点钟熄灯后还赖着不走,点上蜡烛继续神侃,感觉总有说不完的话。就是在那时候我学会了用蜡烛的技巧:怎样能使蜡烛燃烧得更久一些。就是点燃蜡烛后,灯芯燃烧到尖口后,慢慢移动平衡,使烛泪不要流出来,一直保留在燃烧的灯芯周围,一支蜡烛就可以用很久。宏伟同学还会养花,从家里拿来一盆小小的金钱树,平时修枝、松土、浇水,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就是随意的几下,但是植物长得很茂盛,四年下来养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大盆栽,爱不释手,毕业后,用家里来接他的车拉回家了。兰州的培黎广场、水挂庄、黄河岸边、安宁桃花园、小西湖、黄河铁桥、白塔山、五泉山、炳灵寺等地方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每次出去几乎都是宏伟买单,我偶尔抢单。那时一碗牛肉面6角,一碗炒面2元,一盘饺子4元,我们吃的津津有味,这比在学校吃的好多了。在白银一中教育实习期间,宏伟带我去他姨父家玩,姨父就在白银公司供应科工作,姨父很热情,拿出许多水果接待我们,更有我从没吃过的海参、墨鱼、虾,这是我第一次吃到这么好的海产品,至今记忆犹新。后来宏伟在漳县结婚,我又一次见到了姨父,我们像老朋友一样絮叨,他刚刚退休,身体很好,精神矍铄,乐观豁达,做事还是很果敢有力。祝愿老人家安享幸福晚年!当然,我与宏伟同学纯洁的友谊,之所以维系了这么多年,就是因为他像大哥哥一样能包容我的坏毛病、臭习惯!宏伟同学出身干部家庭,但是一点官宦子弟的影子都没有,他长我一岁,就像大哥哥一样亲和,见识也比我渊博,我跟着他也学会了许多待人处事方法。
与张宏伟同学在白银一中实习留念(左),与张宏伟同学在天水玉泉观留念(右)
我们班上也组织了许多活动。在班干部杨平、李光华、何艳、高金钟、寇明英等同学的带领下,我们组织了迎新晚会、辩论赛、知识竞赛、普通话演讲赛、西固水上公园划船、骑自行车游兴隆山、吐鲁沟、阿干镇石佛沟旅游等等活动。现在回想起来,每次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兴高采烈,至今回味无穷,引得兄弟班级羡慕。
(三)
我本来的理想是做一名军人。我生活的家乡旁边就有一座军营,对我从小耳濡目染,给我的心灵植下了深深的烙印,但由于身高及近视眼,不适合参军。我其实不喜欢师范,一心想报考兰州商学院,由于师大是第一批录取,所以现在商界少了一个铜臭味的商人,教育界多了一名非著名的政治教师。现在看来,当时的选择师范没有错,我很适合做老师。不然怎么能结识这么多学识见解高远、师德高尚的人生导师,多才多艺、理想抱负远大的有为同学,这么多良师益友,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师大的四年,使我受益良多,也是我人生的起点和加油站。现在经常遇到朋友、老乡聚会闲谈时,被人介绍“这位是XX重点中学的老师”时,举座肃然起敬的情景,感觉当时的选择没有错,也足以自慰平生:从事教育事业值得!
来到师大的我也是踌躇满志的,希望在这里收获满满,深造磨炼成钢,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我在前两年学习过程中,作息规律,认真上课,锻炼身体,还坚持冷水擦身。当时我们洗澡条件有限,每周只开放两次时段,其他时间都是在楼层的公共卫生间洗漱。我效仿伟人年轻时期的做法,每天早晚冷水擦身,相当于洗冷水澡,从秋天到冬天不间断,既锻炼了坚毅的品质,又奠定了强壮的身体素质,加上之前一直参加农业劳动,所以至今我的身体素质还是很好的。在学习上我也不马虎,尽管当时“读书无用论”充斥社会,但是我也抓住一切机会,发展自己,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论文,甚至帮助其他同学完成,对于感兴趣的学术报告,也一定聆听,积极参加班级的公共活动,辩论赛,系学生会、团委组织的活动。电脑在当时还是稀缺资源,我也预见到将来大有用途,但只有理科班才有电脑公共课,文科系没有,我就把电子计算机系王小平同学的课表全部抄录下来,准备在我没课程冲突的情况下,全程学习电脑知识。那时候他们学的还是BASIC语言编程。只是后来没有坚持下来。
我还在图书馆如饥似渴地借阅书籍,路遥、贾平凹、王安忆、陈建功、霍达、苏童、北岛、海子、汪国真、三毛等作家、诗人的作品都是我喜爱的,摘录了许多诗歌、好句,写满两本笔记本,填涂了许多借阅卡片编号,小说居多,但是经常去图书馆借不到。你想,馆藏一本书的版本只有几本,近万人借阅,真是不容易,当时不知道孔德播同学认识馆长,不然可以涉猎更多图书。小说读不了就转而阅读本专业的哲学、政治思想史之类,这类书果然好借阅,一般都能借到。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甲班的刘延平同学有《平凡的世界》,一下勾起了我的欲望,我缠着他借,延平同学最后说只能给我一晚上的时间,我如获至宝,不知从哪个渠道听说忠锋同学、杨臻同学宿舍有“长明灯”,我们一般晚上11点准时熄灯,只有诸如元旦一些特殊时候才通宵照明,他们宿舍是高年级同学从楼道接过来一根线,就成了自主控制照明了。我就带着书,打扰他们宿舍整整一晚上,看完了《平凡的世界》。现在想起来,真是感谢延平同学!感谢忠锋同学、杨臻同学!受累一晚上不熄灯。现在,想看什么书都很方便,还可以网购甚或直接在网络浏览,那时真心不易,许多想看的书买不起,借不到。
我看的最多的书还是党史、革命史之类。一度时间,痴迷于《毛泽东传》,不同版本的,有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写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瑞贝卡·卡尔写的等等,还有埃德加·斯诺所著《红星照耀中国》,权延赤长篇纪实文学《走下神坛的毛泽东》、《红墙内外》、《领袖泪》、《共和国秘史》、《红朝传奇》,叶永烈所著《毛泽东与蒋介石》、《红色的起点》等等。当时歌颂毛主席的经典歌曲也是到处传唱,《天上太阳红彤彤》、《毛主席来到咱农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万岁毛主席》、《毛主席的光辉》、《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一时间,我们听红歌、学毛腔、读毛选、练毛体成为时髦。我仔细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哦,原来第二年就是伟人诞辰100周年!
我也下决心练好书法,为做一名好教师做准备。刘仲华老师曾经说过(陈贵言老师也说过):“作为一名好老师,必须具备:一表人才,一口官话,一手好字,一肚子学问。”我的外在形象大打折扣,一表人才达不到,就在普通话、书写上下功夫。但是天水方言,使的我的普通话“L”“n”不分,“ong”“un”不分,很难达到一等甲级标准,最后考教师证,只能是二级甲等。我在甲班张胜利同学的辅导下,与甲班的宋海英同学一起参加了全校“未来园丁五项全能”比赛,双双获得了一等奖!感谢张胜利同学的辅导帮助!钢笔字、粉笔字我写得还可以,但是毛笔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笔墨都买好准备了,也没有坚持下来。
看到中学同学里有的大专二年,早早参加工作了,我也心痒难耐,要是我现在也能毕业就好了,这四年时间怎么这么漫长啊!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是多么的无知无畏啊!在那么好的学习条件下不珍惜,反而想着早早毕业,比起甲班的刘延平、赵琪伟、刘鸿明、廖健太、张建君等同学孜孜以求读马列原著,我真的是汗颜啊!我现在有一个感觉,就是这几年时光过得飞快!一周周、一月月、一年年......一下就过去了,想要时间慢下来都不行。不知是为什么?你们觉得呢?源于安居乐业的生活改善,抑或是疫情持续肆虐,单调了生活?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班级还专门组织过交谊舞扫盲班。那时候交谊舞很时兴,杨小平同学在校外专门花学费学习了。班干部们就借来教室,邀请杨小平同学教我们跳舞。我由于思想守旧,抹不开面皮,硬是只观摩没敢下场学习,但其实很想学习。私下里在宿舍,又请杨小平同学给我单独传授,说来杨小平同学还是我交谊舞的师傅呢。学校基本每周六都在饭堂举办舞会,自从学了交谊舞基本步子以后,就热衷于尝试,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坐冷板凳。不懂音律,不知舞曲是三步还是四步,舞曲响起来以后,才观察舞者的脚步,看出眉目以后,再去邀请舞伴,而这时候漂亮姑娘已经所剩无几了,我鼓起勇气走过去邀请,要么人家不愿跳,要么不会,有些我又不愿意邀请,所以很多时候我只能看大家跳。后来,我暗暗下决心:从今天开始,我就是熟练舞者,不怕乐曲不对路,果敢地去邀请!结果真的如我所愿:成功了!舞曲一响,我就直奔心仪的舞伴,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抢一个满意的再说,先跳起来。有时蒙对舞曲了,就顺利跳下去;有时走错步子了,舞伴会提醒,马上改正,从此,真就学会了交谊舞,后面还与杨小平、张银年等同学去过十里店社会上的舞厅。从学习跳舞这件事上我受到的启发是:许多事情在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就要不怕出错,不能畏首畏尾,而要大胆勇敢地往前冲,往往就成功了,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质量互变的哲理,抓住时机促成飞跃。我们班每学年都组织文艺晚会,我记得与杨小平同学他们宿舍合作过一个哑剧小品:拔河。他们集体创作的,邀请我一起表演,于是我与杨小平、张强祖、王学军、高金钟、李光华、侯晓峰等同学同台表演,也是一个比较出彩的节目。
在师大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恋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像现在,大学生在满足法定婚龄后就可以申请结婚,当时恋爱都是秘密进行的,好在师大的校风是开明的,我们一进校门,便听说了学校的原则:对于恋爱,不提倡,也不反对。四年时间,我也有心仪的姑娘,但是从不敢涉足。如果说在其他方面我多多少少有点自信的话,那么在情感上我是自卑的,主要是我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不像老大哥杨平同学,儒雅睿智,风流倜傥,真正是把革命导师马克思的精髓学到了,可以和莱茵城最漂亮的姑娘恋爱,我只有艳羡的份。
我来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一年的收入很有限,粮食不发愁,管够,就是缺乏经济来源,卖粮又换不了几个钱,好在我上学不收学费,每月学校还补贴35斤饭票,27.5元菜票(后来物价上涨涨为37.5元),每个月的伙食基本就够了。我是真正享受到了党的阳光雨露,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我后面的一级就开始收学费了,尽管还不多,不像现在这么高昂,但毕竟有负担了。我在学校基本没有什么花销,除了从家里到兰州的来回车费(单程8元,学生票半价)、缴纳课本费、资料费,就剩下最基本的生活费了。作为班干部,班级的各项活动,不管费用多少有无,我都是积极参加的。像五一、国庆这样的节假日,为了省路费,母亲都是让我在学校度过,不用回家。细想之下,大一一学年花费不到300元,大学四年拢共花费不到两千元。我在上大学之后,才第一次穿上了妹妹帮我织的毛衣,大三时鼓起勇气,16.5元买了第一双皮鞋。学校食堂的饭菜,素菜0.4元/份,荤素搭配0.8元/份,肉菜1.2元/份,我每次基本都吃4角钱的菜,四两馒头,结余下来偶尔才吃8角的菜。后来听说回民食堂的伙食好,面条好吃,就托甲班的回民同学马瑞帮助买了回民食堂的饭菜票改善一下。年轻时饭量大,为了能多吃点,发现一个秘密:打饭盆大了,食堂师傅会再加舀半勺,索性在市场买了一个超大的饭盆,每次都能多加半勺菜,这真是穷则思变。学校枣树林旁边有个小食堂,有次一块五买了一份蛋炒饭,我敢说:那是我平生吃过最好的蛋炒饭!
我也懂得“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的道理。彼时,我拿什么给你,我的爱人!你想,在这样的条件下,还怎么奢望爱情?只能“行弗乱于心”。不涉足爱情,但这不妨碍我丰富的精神世界,我可以一头扎入书籍的海洋,也不妨碍我与女同学交往的友谊。没有了目的和企图,交往就变得顺畅愉快了。
记得有一次我们甲乙两个班骑自行车去阿干镇游玩,何静同学和甲班的孙素珍同学身体素质非常好,与我们男生竞骑,竟一点不落下风,令我佩服不已。我比较熟悉的姜玉梅同学、毛清芳同学、刘蕊同学、甲班肖凌香同学、李旭华同学、张胜利同学等等,上学时就显示出很好的写作水平,我有一次还当面向肖凌香同学请教写作诗歌技巧,毕业后在微博上碰到肖凌香同学的许多优美抒情的文章。姜玉梅同学还开通了小视频个人账号,有讲课的心得,有家乡美食,最近还有健身指南,真是很丰富。
最常去的还是女生宿舍。我们班的女生宿舍我都去过,甲班的一些我也去过,在女宿舍我还是很受欢迎的,我给她们讲笑话,一起侃大山,吃好东西,她们教会了我下跳棋、五子棋,我教她们下围棋。其实围棋我不会,是在男生那边现学现卖的。我去的最多的是孟冬思、何静、季芳、高彩萍同学的宿舍,现成的籍口是结对子宿舍,去了就有福利,好吃好喝还带拿。当然,有时也帮她们提水、写作业、抄笔记,制作小论文作为回报。我惊叹于她们有许多零食、水果,瓜子糖果简直管够。她们饭量小,饭票常常多出来了,就送给我,我一律笑纳,后来饭票可以换方便面之类的东西了,她们就不再送我了。后来不知从哪看了一些相面看手相的书,装模做样给女同学看手相,把汪永成同学、赵远兴同学一干人羡慕坏了。
张叶娜、毛清芳同学与甲班的孙向清、郭琼、王耀军、王凌蓉等同学在一个宿舍,所以我们就很熟了,开学伊始迎新晚会上,我表演的独角戏《王木椟》就是郭琼同学、孙向清同学撺掇我表演的。因为我讲的天水话,她们觉得很像陕西话,就极力鼓动我,并把她们的磁带借给我去学习。从此我就有了一个外号“王木椟”。还有一次,郭琼同学邀请我与卢杰、孙向清同学去她家包元宵。郭琼同学父母在省地质厅工作,温文尔雅,热情接待了我们,并让出地方让我们祸害。我吃过元宵,但是没有亲手做过,郭琼同学很能干,早就准备好了原料,我们一起动手,吃到了人生第一次自己动手做的元宵。后来我才明白这次元宵宴,我只是陪衬,某人傻傻的不知是装傻充愣还是真不解风情,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大学四年与西师结下了不解之缘,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时时萦绕心间,同学们毕业后进入了更大的平台,我也辗转多地,探求我的人生轨迹,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逐渐明白了有梦想,更要有实现梦想的平台和锲而不舍的毅力。
2006年11月,与汪永成、张宏伟同学在深圳相聚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毕业二十周年同学纪念会上,在兰州我又见到了众多同学,互相之间感觉还是那么亲切,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在天水我遇到了前来师院讲学的王宗礼老师,我与师大毕业的学弟一起与老师畅谈甚欢。在天水交往较多的还是张宏伟同学、赵小宁同学(天水师院保卫处长),2000年前后刘永成同学、刘蕊同学分别来天水看望了我和张宏伟同学,并在我家做客,至今念念不忘我妻子做的臊子面。刘蕊同学近年还评上了特级教师。01年与张宏伟同学去武山县看望了漆保全同学, 徐兴同学来天水出差见到了张宏伟同学,我遗憾外出没有见到。在深圳见到了贾应生老师、陈贵言老师、张明川老师。贾老师攻读博士那年到了深圳,加入了佛教协会,成为理事,坚持吃素。陈老师老人家已经八十多了,精神矍铄,非常健谈,说起段子一套一套的。张老师的思想深邃,思辨能力依然是那么强,转行做律师了,明年退休,我要近距离地再多与张老师学习请教。张宏伟同学2006年到深圳游玩,我与汪永成同学一起接待,游览了好些景点,互叙了离情别意。在这里我与汪永成同学交往最多,他很照顾我,也帮助我很多,同学情在这里尽显。在深圳还见到了卢平同学、杨小平同学、何静同学、姜玉梅同学、孔德播同学、寇明英同学、杨平同学等,希望还能见到更多的同学。
西北师大在全国二十几个城市成立了校友会。2021年3月28日西北师大深圳校友会隆重成立,时任校党委书记张俊宗博士、邓小娟副校长亲自到场祝贺,张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再一次回顾了百年母校走过的光辉历程,感染了在场每一位西师人。西北师大携百年建校底蕴,枝繁叶茂,桃李芬芳,已经在全国二十多个城市分别成立了校友会。我积极参加西北师大在深圳校友会的筹办,并当选西北师大深圳校友会副会长。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这一刻,我们为自己是西师人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2021年3月,在西北师大深圳校友会上与张俊宗书记合影
回首在师大走过的1460个日日夜夜,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师大给了我高度的荣誉感与无私帮助、慷慨关爱与无穷智慧,让我无时无刻不心生温暖、感恩感念。与同窗们一起嬉闹、奋斗的一幕幕场景、一幅幅画卷,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已深深熔铸在我的血液里,成为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我热爱我的母校,她是我念兹在兹的精神殿堂,我的师大情结将永存心间,我将永远心系师大、关注师大、支持师大,为师大的每一步发展鼓掌!为师大的每一项成就喝彩!
西北师大正在谱写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她是国务院首批确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课程与教学论是学校首个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从1982年开始招生博士生。现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省级一流学科,36个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简牍学入选甘肃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重点支持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9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入选。今天的政治系,已经开枝散叶,新分离出了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她的学子泽披陇塬,辐射全国,誉满华夏。
百年接续,复兴的责任赋予当代青年,光荣的使命属于当代青年。祝愿西北师大越办越好!踔厉奋进,桃李满天下!祝愿恩师们健康长寿!乐和生活,安享晚年!祝愿所有同学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皆得所愿!
西北师大深圳校友会成立大会的校友们成立大会合影
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