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胡杨精神 潜心立德树人
西北师范大学15届毕业生——龙世斌
我叫龙世斌,男,汉族,1991年8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柳树乡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2015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就职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实验中学,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师并兼任校融媒体中心主任,负责学校宣传工作。
2015年6月一毕业我就来到了新疆库车,站在了我梦寐以求的讲台上,正式开启了我的教师职业生涯。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踏上新疆这片热土,早在2014年春季学期的西北师范大学新疆第十二批实习支教队伍里就有了我的名字。如果你问我,大学四年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是这一场“说走进走”的支教经历。
从大一刚入校我就在计划这一次的新疆支教了,终于在2014年3月10日这一天,我们从母校出发,一路向西,历经46个小时,来到了西北师范大学第十二批实习支教的终点站—新疆阿克苏市,初到新疆,难掩激动之情,更多的是对接下来的支教生活的无比期待。我们支教小队一行16人被安排到了阿克苏地区实验中学(现阿克苏市实验中学)开展支教工作。与支教学校老师的第一次碰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只是他们的热情,更多的是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到来对南疆大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的重要意义,因为我们的到来,有些学科终于可以正常开课了。这也让我们倍感压力,因为第二天,我们就得自己拿着教案,作为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了。我的第一课是从画实验装置图开始的,课前练习了很久,准备很多,但是当我站在讲台上,在同学们热烈欢迎的掌声中,我竟然忘了说自己想了很久的开场白,直到下课铃响,我才想起告诉同学们我是谁。结束一天的工作,我们小队再次聚在了一起,不约而同的聊到了第一次上课时的场景,激动之余,讨论更多的是如何尽快转变角色,如何尽快适应课堂,如何尽快让自己更像一名老师,如何更好更快的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去。
在支教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关怀与帮助下,仅仅半月,我已经可以做到在课堂上组织有序,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了,自己的快速成长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化学组老师们的认可。随后,我被抽调到阿克苏地区教育局参与教育行政工作,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先后在师资办、双语办、基教室等多个部门协助工作,让我对教育行政管理也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这为我后来担任学校中层领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学期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要离开阿克苏返回师大,就是在这短暂的3个多月时间,南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想留在这里的种子。这里师资紧张,条件艰苦,教育理念陈旧,但依然有很多师大的师长选择扎根在这里,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南疆的教育事业,我也愿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回到学校后,在继续学业的同时,还是会时常想起支教的日子,那里不仅有我牵挂的学生,还有在那里收获的爱情。她是我们支教小队里的英语老师于莉老师。一次支教,教会了我站在讲台上的勇气和自信,一段经历,带给了我面对未来的确定和坚持。
2015年6月毕业后,我们依然决然的再次踏上了西行的列车,这一次不是去支教实习,而是作为一名想扎根南疆的人民教师来到了位于天山中部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素有西域乐都、歌舞之乡、中国白杏之乡美誉的龟兹文化发祥地库车,古称龟兹,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分别就职于库车市实验中学和库车市第四中学,在这里开启了我们新的教育职业生涯。
库车实验中学作为一所拥有60多年校史的传承的老校,在整个阿克苏地区甚至是整个南疆都享有盛名,能在这样的学校工作,自然倍感荣幸,同时也很有压力。2016年9月,我在担任毕业班化学教学的同时,开始兼任学校团委书记。大学三年的学生会工作经历给了我很大帮助,在学校领导的帮助指导下,我很快上手了团委的相关工作。为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我带头组织策划并开展了“纪念一二九”百人红歌大合唱、“纪念五四”大型文艺汇演等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和上级团委的高度认可,并在库车电视台进行报道。
11月的库车,天气已渐转凉,为了能够帮助农村孩子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我以校团委的名义,面向全校师生发起了“冬日暖阳 ‘衣’路相伴”爱心衣物捐赠活动,每年能为上百名孩子换上九成新的冬衣。现在此项活动已成为了实验中学团委每年冬日必开展的活动,且服务对象还在不断的壮大。
为帮助乡村学校丰富学生课外阅读内容,2018年3月,在县团委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共募集课外爱心图书近千册,分批捐助给了附近几个乡镇学校,极大的丰富了校园图书角的建设。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模式,为了不耽误毕业班孩子的教学工作,学校利用多平台开展线上教学。一次课后和同学们交流中了解到,因为短时网络的原因,一些同学错过了直播课时间,虽平台有回看功能,但一节课时间较长,没有太多时间重新把课程全部看完,希望我能录一些短视频作为他们课后学习的视频资料。我开始自学微课的制作,自己做课件、录微课、做后期,并利用“今日头条”平台,在2020年7月发布了我的第一条课程视频,学生看完后纷纷表示帮助很大,这一做就是一年多,截止目前,全网现有粉丝8300余人,共发布教学视频240余个,累计时长3600多小时,累计播放43.3万余次,视频合集涵盖人教版初中化学上下两册全部课程的课堂同步讲解,中考专题复习等栏目,以另一种形式为需要的孩子们提供了免费的教学服务,收到同学们好评无数,也让我在工作之余收获另一种充实。
2022年,是我们来到新疆的第7个年头,7年的青春奋斗,胸前的团徽已换成了党徽;7年的坚守相伴,教案里的花名册已换了一份又一份,新疆这片热土给了我们最大的包容,给了我们更大的舞台,给了我们更多的成长,也给了我们充分的肯定。2021年,我们双双获得了阿克苏地区“十百千”名师工程“教学新秀”荣誉称号,这是于老师连续3年担任库车市第四中学英语教研组长、高三英语备课组长换来的荣誉,这是我获得2个自治区级一等奖,1一个自治区二等奖,2个地区一等奖和若干个市级奖项换来的荣誉。这份荣誉,既是肯定,也是激励,激励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做的更好。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我们感恩母校的培养,感恩支教经历带给我们的改变,感恩新疆这片热土给了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新时代的我们有我们要担负的责任,我们愿像胡杨一般,扎根在这片热土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时间,把党的育人蓝图变为现实,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